2024年4月15日,
即将迎来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总体国家安全观 创新引领10周年”。
值此之际,
法报君为大家带来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宏伟副教授的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
这本书带你一起走进
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今天,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该书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的大背景,从国家安全内外环境变化的逻辑视角分析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下,探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阐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汲取人类优秀安全思想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借鉴系统科学精髓三个方面,探索国家安全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家安全体制、战略与政策、法治、人才与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分析了我国在国家安全主要领域和重点领域所面对的重大风险挑战以及提升能力、有效应对之策。
王宏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应急管理、国家安全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英文版)、《中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国际环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视角》等著作20多部。
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以及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疾控局、民政部、公安部反恐局、北京市应急局、云南消防总队等项目10多项。担任首都国安办智库专家、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陕西省应急管理厅自然灾害类高级别专家组专家等。
澄清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
认识误区
研究新时代国家安全,要在“总体”二字上下功夫。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全政府、全社会以全手段的方式应对国家安全的全风险。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统摄的不是传统国家安全部门的业务,即超越了情报与反情报、间谍与反间谍的范畴。当然,国家安全部门的业务维护的是国家秘密安全,涉及总体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但是,维护国家秘密安全也只是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一个手段,而非全部手段。“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关键在‘总体’。总体安全,是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安全,是发展的、动态的安全,是开放的、共同的安全,是主动塑造的安全。实现总体安全,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科学统筹。”全面、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探索新时代国家安全规律的基础。任何还原主义、线性思维、静止观点,都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矮化”,其研究的不过是总体国家安全的“相关问题”,而非问题本身。因此,我们需要澄清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的误区。
1.总体国家安全观不只是对国家安全形势的认识
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新时代我国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基本认识,也是新时代我国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应对国家安全挑战的根本方法。总体国家安全观同时具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在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空前丰富、时空范围十分宽广。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为我们高屋建瓴地把握国家安全形势提供了有力的认识工具。同时,总体国家安全观又为我们解决复杂性安全问题、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总体国家安全观”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中被翻译为“a holistic view of national security”,而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英文版中被翻译为“a holistic approach to national security”。相比较而言,approach比view更为精确,因为approach有“方式、方法、态度”的意思,而“态度”也具有“观点”的意蕴。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构建、形成适合中国世情、国情、党情的国家安全制度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体现在体制、机制、法制、政策等操作层面,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安全问题。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面对多样化目标和任务,我们可以从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汲取智慧并找到统筹兼顾的方法。
2.总体国家安全观不等于国际安全观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维护国家安全要重视外部安全,但国际安全只是依托,问题的关键和最终目的还是确保中国的自身安全。“国家安全”这一概念起源于1947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法》,主要是指国家的对外安全,即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安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国家安全主要是国际关系学者的研究领域。受此惯性思维的影响,有人强调国家安全主要是对外安全或国际安全。其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内外安全的联动,甚至于更强调以社会问题为基础的内部安全。2015年1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虽然这份文件的具体内容没有公开,但新闻稿中对国家安全形势进行了如下描述:“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始终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文中对国内形势重点着墨。可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确保内部安全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外部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环境,内部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以往,以外部安全为国家安全、以内部安全为公共安全的切割与划分今天不再符合实际,以捍卫外部安全为国家安全核心的做法也变得不合时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统筹内外安全并以内部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更好捍卫国家安全。
3.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是“新安全观”或“综合安全观”
“新安全观”之“新”主要是相对于冷战时期以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外交安全为主的传统国家安全而言。冷战结束后,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日趋活跃,而且重大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网络攻击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国家安全威胁不断从传统领域向非传统领域延伸、扩展。“新安全观”彰显了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差别,其本质是非传统安全观。而总体国家安全观由于强调同时重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既吸纳了“新安全观”的合理内核,又超越了“新安全观”。
“综合安全观”是既包括传统安全也包括非传统安全的安全观,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安全观与“新安全观”的兼容并包。“综合安全观”突出安全问题的多样性,其本质是一种复合性安全观。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本质则是一种复杂性安全观,不仅强调安全问题的多样性,更强调多种安全问题间的相互关联、耦合与互动。
复杂与复合有着本质的区别。机械可以拆分,机体则不能拆分。人们通常用“复合”来描述机械的难以拆解性,但用“复杂”来形容机体的不可拆解性。“复杂”(complex)与“复合”(complicated)是不同的,尽管二者都被用来形容某一体系,都具有多个构成元素。“一个系统,尽管它可以是由极其大量组分构成,但倘若可从其个体组成而获得关于系统的某种完整描述,这样的系统仅仅就是复合的”,如喷气式飞机。但是,“系统组成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则具有这样的属性:作为整体的系统不可能只通过分析其组分而得到完全理解。而且,这样的一些关系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着、变化着,常常是作为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的结果。这会产生出新的特征,通常称作涌现性质(emergent properties)”,例如大脑。可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将国家安全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是复杂性安全观,反映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过程中所彰显的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
这一波赠书
赠书资格获取操作流程
请先关注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在本条微信留言区留言
进入精选留言的用户中
留言点赞数最多的前10名小伙伴
(点赞截止时间为自本条信息发布48小时)
就是我们本次的获奖者,
将获得赠书!
法报君在这里静候各位幸运儿哦!
心动不如行动,
赶紧把它带回家!
整理|朱婵婵
来源|法治日报